2020年12月4日,第二十屆中國經濟學年會學術期刊論壇在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501教室舉行。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共同主編艾春榮、China & World Economy執行主編馮曉明、《經濟評論》副主編羅琦、《世界經濟》編輯部主任毛日昇、《經濟學報》編輯部主任王紅、《經濟學(季刊)》執行主編汪浩、《經濟研究》編輯部副主任謝謙出席本次論壇。論壇由《經濟學(季刊)》執行主編汪浩主持。
艾春榮主編指出,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原本是將中文論文翻譯為英文發表的中國本土期刊,現已轉型為一個全英文期刊,接受全球英文投稿。艾春榮主編詳細介紹了期刊的錄用稿件來源地、研究成果、專題等情況。
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共同主編艾春榮
China & World Economy是首批收錄于SSCI的期刊,稿件聚焦研究中國經濟問題,2019年,期刊影響力因子達到1.865,每年下載量近6萬次。馮曉明主編向觀眾介紹了期刊的發展歷程、拒稿率、期刊選題偏好、投稿渠道等相關情況。
China & World Economy執行主編馮曉明
羅琦副主編介紹到,由武漢大學主辦的《經濟評論》涵蓋經濟、金融、管理、財稅等領域,是國內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之一,并重點講解了期刊的審稿流程、拒稿率與投稿注意事項。
《經濟評論》副主編羅琦
《世界經濟》主要刊登經濟學各領域的理論研究論文,也刊登有關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經濟學基礎理論等方面的理論研究及相關理論研究綜述。毛日昇主任強調,論文存在重復性選題或內容、方法不夠規范等是被拒稿的主要原因。
《世界經濟》編輯部主任毛日昇
由清華大學主辦的《經濟學報》是經濟門類的綜合性學術刊物,幾乎覆蓋經濟學的所有領域。王紅主任指出,期刊具備注重思想和理論方面的創新、規范的研究方法、理論和應用一體化、以國際視野來研究中國問題等特色。
《經濟學報》編輯部主任王紅
《經濟學(季刊)》主要發表原創性的理論、經驗、綜述和評論性的中文經濟學論文。汪浩主編針對審稿周期、撤稿、排期溝通、選題偏好等受關注度較高的問題一一回應,并簡要介紹了《經濟學(季刊)國際版》和China Economic Journal。
《經濟學(季刊)》執行主編汪浩
謝謙副主任指出,今年,由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主辦的《經濟研究》對審稿時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審需在一個月內完成,所有稿件在編輯部不得超過一年,并具體解釋了關于破除“唯定量傾向”的說明。
《經濟研究》編輯部副主任謝謙
在交流互動環節,各期刊代表就現場觀眾提出的“各大期刊的選題偏好”“如何理解論文‘大肚子’結構”“沒有定量模型的稿件能否被錄用”“微信問卷能否作為可靠實證數據”等問題做出了詳盡、耐心的解答。
學術期刊論壇的舉辦為論文作者和編輯提供了一個專業的學術交流平臺。各期刊代表一致認為,在學術研究中,應反對片面追求數理經濟學應用和將簡單的問題復雜化,不應為了發表論文而大建模型。
(撰文:都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