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鵬程萬里”名企行是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就業指導中心打造的社會實踐品牌活動,旨在幫助學生了解業界動態和行業發展趨勢,明確未來發展方向,主動適應社會需求,提高專業素質,做出科學的職業選擇,推動未來的職業發展。2020年12月3日下午,北京大學產業發展學會承辦并組織同學參訪深圳虛擬大學園與三航科技集團,與三航科技集團實地聯合開展“三航科技創新圈開放日”活動。而在此之前,三航科技也已來到北大匯豐向同學們開展線下宣講交流活動。
三航科技于北大匯豐開展交流活動
虛擬大學園主樓前合影
首先是在虛擬大學城中與三航科技領導的面對面交談。領導向同學們描繪了深圳虛擬大學園在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中小型科技企業孵化和高層次人才培養的貢獻。目前大學園已聚集65所國內外知名院校,建成了17家院校產業化基地,已累計投資孵化企業1400家,為深圳培養各類人才超過40萬,成為深圳科技創新、經濟發展、深港合作的重要平臺。
虛擬大學園內交流介紹會
隨后,同學們參觀了三航科技創新圈及進駐三航科技大廈的各類科技創新企業。三航即“航天、航空、航海”的統稱。同學們首先參觀了航空安全風險與危機預警工程研究中心。
航空安全風險與危機預警工程研究中心
該研究中心以中國民航大學客座教授、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民航安全專家盧建綜博士為首席科學家,集結了一大批航空運輸領域的技術帶頭人,展開了航空港綜合交通網協同運行與風險監控技術領域的重大研究,主要內容包括:航空港多方式交通運輸協同運行與服務、基于北斗的航空港綜合交通風險監控、航空港綜合交通網運勢態勢感知與智能監控、突發事件下航空系統與綜合交通網同步等。
A380 AIRBUS模型
在參觀了航空安全風險與危機預警工程研究中心、海洋智能技術與產業創新中心等科技前沿內容后,三航科技的張敏先生向同學們介紹了桂林人才飛地。在深圳籌建桂林人才飛地,旨在探索建立跨區域發展合作機制和利益共享機制,構建桂林與深圳科技創新和人才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和基地,搭建桂林與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技術、資本和項目等創新要素的流通渠道和高端資源的對接平臺,推動桂林與深圳人才鏈、產業鏈、資金鏈、服務鏈、創新鏈有機融合,打造桂林市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強大“引擎”。希望通過桂林人才飛地這個平臺,讓更多的各類人才來桂林考察交流、扎根興業,讓更多的項目成果兩地分享。自平臺籌建以來,已有桂林海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桂林南藥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桂林本地企業及中承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宏達秋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深圳企業正式入駐,已可依托“人才飛地”實現深桂兩市人才直接對話、跨區域資源對接、向先進實踐對標學習,為桂林的創新驅動源源不斷地注入新鮮血液。
三航科技內的桂林人才飛地
桂林飛地的成功實踐可以為其他省市在人才引進、協同創新、科技服務、產業承接、招商引資、政策宣傳、推進產學研合作六大方面提供可循經驗。
三航科技大廈內合影
在本次活動的項目展示部分,三航工業技術研究院邀請了四位項目負責人,為同學們分享了其項目的主要內容、發展方向和人才需求等三個方面的內容,這四個項目分別是:基于深紫外LED技術的消毒殺菌機器人項目、瑞達飛行航空數據應用項目、海默數字化油田化工解決方案項目和中央廚房與團餐機器人項目。
消毒殺菌機器人項目展示
這些展示活動讓同學們初步了解到了當前深圳科技創新創業的前沿項目的發展態勢,也讓處于“產學研”聯系中“學”和“研”領域的同學們認識到如何建立“產學研”的聯系,把自己學習和研究的內容轉變成創新生產力。在項目展示活動結束后,張敏先生為同學們深入展示了三航工業技術研究院的發展歷程和工作內容,這部分展示與之前具體項目的展示相結合,讓同學們全面而生動地認識了三航工業技術研究院。在活動的最后,三航工業技術研究院的院長楊金銘先生為同學們分析了未來深圳創新創業的發展方向,楊院長以高屋建瓴的視角指出了深圳創新創業的未來藍圖,并號召同學們投身創新創業的時代之潮中。
本次活動是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鵬程萬里”名企行的第一站,為同學們提供了一次深入了解科創行業的機會。三航領導詳盡細致的介紹使同學們對于科創圈和未來的職業發展有了更深的理解。作為深圳“產學研”聯系發展過程中的一環,本次活動促進了三航工業研究院與深圳優秀高校的聯系,既為三航工業研究院所支持的創新創業項目提供了人才窗口,也為高校學生擴寬了就業視野。深圳的創新創業需要優秀人才資源的推動,高校學生也需要能夠發揮其能力的廣闊舞臺,雙方在緊密聯系的基礎上的積極合作將為深圳的發展提供強大推力。